申通香港運費新聞1月11日電 站在2021年始往回看,綿延而來的不僅是工作室走過的一段路程,還有那更遠更長的來路。所有的今天都是建立在無數個昨天的基礎上。一路走來,串串腳印清晰可見,最初的稚拙也漸趨走向成熟。本着對語文教化的初心,追尋着簡約樸實而又內藴豐盈的語文課堂,工作室的各項工作有序開展。
博約觀取,提高素養
重視讀書,提高教師教育理論素養。詞人黃庭堅説“三日不讀書,便覺語言無味,面目可憎”,尤其是語文教師,若不常讀書,無鮮活的語言輪換,當真會是面目可憎了。我們共同學習了《我就想淺淺的教語文》(肖培東著)、《餘映潮語文教學設計技法80》(餘映潮著)、《教師如何做課題》(李衝鋒著)等等,結合研讀理論引領,做筆記寫隨筆心得,開展讀書交流活動,使成員們沐浴在國內教育名家和全國知名專家、學者、名師的陽光雨露中,從而使他們的教育理論素養得以捉升。
重視習得,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。每次外出學習,尤其是與全省乃至全國名師的交流學習,對我們的衝擊都是無法想象的。由於疫情原因工作室充分利用網絡的便利,參加了許多語文教育培訓,楊春梅老師又帶領大家加入了獨山子杜豔平工作室活動羣。在活動羣的活動中每一分每一秒都讓人有醍醐灌頂之感。肖培東老師,用他的樸實與厚重告訴我們特級教師的的一面,董明實老師,用他深厚的學養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之路如何走,杜豔平老師,用她教學經驗告訴我們整本書閲讀可以上得這樣別具匠心。在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僅是課堂藝術,更是語文人不變的温暖的情懷。
齊心協力,攜手邁進
觀課議課,提高課堂教學水平。課堂永遠是教師的主陣地。本工作室聚焦新課程,打造高效課堂,引領成員們不斷提煉教學風格,提高教學水平。每學期都舉辦了成員觀課議課活動,為了加大工作室的輻射力度還舉辦到薄弱學校送課聽課活動。從觀課議課活動來看,對我們最大的啓發是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,首先要提高課前教學設計的有序性,特別是教學環節的有序構建,教學內容的有序安排和學生思維的有序調動,其次要善於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,並及時付諸實踐,最後通過與他人交流與分享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。
課題研究,打造精品課堂。隨着“教師專業發展”推進,社會期望對教師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“教師成為研究者”,課題研究是教師教學科研走向高級階段的表現。在這個階段工作室完成了一個課題工作《經典誦讀與古詩文教學的整合研究 》。
整合資源,實現資源共享。“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,一羣人可以走的很遠”,工作室就充分發揮團隊精神,建立我縣自己的教育教學資源庫,已完成電子版校本《高考常考易錯成語》、《高考必考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知識手冊》的收集工作。
實踐運用,激發學生學習興趣。開展各種活動,對於學生能力的培養、素質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義。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,可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,開發學生的潛能,幫學生增長知識、開闊視野,還可以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,陶冶他們的情操,培養其愛國主義精神。
靜心思考,因思行遠
工作室應該為語文人提供一個可以 “暢談教育理想、分享教學經驗、反思研究過程、共享學習資源的場所。那作為工作室成員更應靜心思考,因思行遠。
力爭每一位成員都能各有特色,各具風格。“語文能教給學生的只能是自我”,那麼保持每個人的個性,發揮她自己的特長,才能使語文園地百花爭豔。
“行而有思 因思行遠”,作為語文教師就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,要不斷的突破和創新,要不斷把自己培養成學習者、研究者和實踐者。進一步發揮工作室集體的智慧和輻射影響力,為更多教師的發展打造更廣闊、更堅實的基礎,為我縣中學語文教育發展得更好、更快而不懈努力。
